彩神1手机版

  • <tr id='4N6do3'><strong id='4N6do3'></strong><small id='4N6do3'></small><button id='4N6do3'></button><li id='4N6do3'><noscript id='4N6do3'><big id='4N6do3'></big><dt id='4N6do3'></dt></noscript></li></tr><ol id='4N6do3'><option id='4N6do3'><table id='4N6do3'><blockquote id='4N6do3'><tbody id='4N6do3'></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4N6do3'></u><kbd id='4N6do3'><kbd id='4N6do3'></kbd></kbd>

    <code id='4N6do3'><strong id='4N6do3'></strong></code>

    <fieldset id='4N6do3'></fieldset>
          <span id='4N6do3'></span>

              <ins id='4N6do3'></ins>
              <acronym id='4N6do3'><em id='4N6do3'></em><td id='4N6do3'><div id='4N6do3'></div></td></acronym><address id='4N6do3'><big id='4N6do3'><big id='4N6do3'></big><legend id='4N6do3'></legend></big></address>

              <i id='4N6do3'><div id='4N6do3'><ins id='4N6do3'></ins></div></i>
              <i id='4N6do3'></i>
            1. <dl id='4N6do3'></dl>
              1. <blockquote id='4N6do3'><q id='4N6do3'><noscript id='4N6do3'></noscript><dt id='4N6do3'></dt></q></blockquote><noframes id='4N6do3'><i id='4N6do3'></i>

                當前位置:首頁 > 政民互動 > 嘉賓訪談

                市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媛:氣象服務地方防災減災

                2019-09-02

                嘉賓:

                市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媛

                摘要:

                主持人:今天我們訪談的主題是“氣象服務地方防災減災”,歡迎大家與陳局長在線交流。陳局長,大多數網友都對天氣十分關註,能否請您給大家介紹一下株洲的氣候背景?陳媛:株洲市位於湘東中、南部,緯度較低,受東亞季風影響很大,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類型。

                訪談內容

                 

                  主持人:今天我們訪談的主題是“氣象服務地方防災減災”歡迎大家與陳局長在線交流。陳局長大多數網友都對天氣十分關註,能否請您給大家介紹一下株洲的氣候背景?

                  陳媛:株洲市位於湘東中、南部緯度較低,受東亞季風影響很大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類型。冬季多為歐亞大陸幹冷氣團控制北方寒流頻頻南下,造成雨雪冰凍氣候比較濕冷;夏季則多為低緯海洋暖濕氣團影響溫高濕重;在春夏之交正處在冷暖∑ 氣團交替的過渡地帶,鋒面、切變線和氣旋活動頻繁造成陰濕多雨,天氣多變而在盛夏期間,因副熱帶高壓脊常控制湘東、湘中一帶釀成高溫酷熱。一年之中一般1月最冷,7月最熱氣溫年較差在19.0~24.5℃之間。株洲氣候的特點除具有與長江中下遊地區相同的雨熱同季、暖濕多雨的特征外,還具有“氣候溫暖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溫多變夏秋多旱;嚴寒期短暑熱期長”的特點。

                   主持人:聽陳局長的介紹了解到一般7月是我市最熱的時段,然而今年的高溫天從7月底才開始十分反常。能否請陳局長講解一下今年的天氣氣候特點及形成的原因呢?

                  陳媛:今年為弱厄爾尼諾年赤道中東太平洋大範圍偏暖,通過海氣相互作用導致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位置偏西偏南,西南暖濕氣流與北方冷空氣在長江中下遊交匯產生持續性強降水。再加上海陸熱力差異導致東亞夏季風偏弱,雨帶不容易隨夏季風北推長時間穩定停留在長江及以南地區。今年5月以來東北冷渦和東亞大槽較為活躍,冷空氣長驅直入長江流域導致冷暖氣流交匯,致使對流性降水偏多偏強氣溫偏低。受上述影響今年我市天氣氣候確實比較異常。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降水異常偏多暴雨頻發。今年截止至8月31日全市累計降水量平均為1567.6毫米,比歷年同期偏多27.5%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攸縣和茶陵縣降水量分別為1973.4毫米和1764.7毫米,8個月降水★量超過歷年全年平均水平創歷史同期新高。今年汛期以來我市共經歷9次較強降雨過程,特別是7月6日至14日持續超強降雨過程期間醴陵市、攸縣和茶陵縣出現重度洪澇災害,炎陵縣出現中度洪澇災害茶陵、攸縣降雨量創任意三天累計降雨量歷史極值。

                  二是日照異常偏少今年截止至8月31日,全市累計日照時數平均為755小時較歷年同期偏少265.8小時,為歷史同期第三低值其中,醴陵市和茶陵縣累計日照時數分別為724.4小時和793.4小時創歷史同期新低。特別是在去冬今春我市出現了三段連陰雨天氣過程,其中2018年12月20日~2019年1月16日出現重度連陰雨陰雨寡照持續時間創1954年有連續氣象記錄以來的歷史新高。

                  三是氣溫階段性偏低今年以來我市氣溫總體正常,但是高溫日數顯著偏少且出現了階段性低溫時段。其中5月份,全市達到“五月低溫”標準7月份上中旬,全市平均氣溫為26.6℃較歷年同期偏少2.5℃,為歷史同期第四低值。

                  主持人:今年的雨似乎格外多尤其是7月6日至14日的超強降水歷史罕見,我們從新聞報道中看到氣象部門提前作出預報,為防災減災爭取了提前量有效減少了災害損失。能否請陳局長講解一下有關暴雨預報的問題呢?

                  陳媛:暴雨通常是由中尺度天氣系統造成的每小時降雨量在16毫米以上、或連續12小時降雨量在30毫米以上、或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及以上的雨稱為“暴雨”。根據其降水強度的大小又細分為“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對於強降雨過程和天♀氣趨勢氣象部門可以提前一周做出判斷,但是要求預報準確率較高的話則需要在三天或者更短的時間。就我國目前的暴雨預報情況來看預報員對於暴雨過程、影響的範圍和時間的把握相對較好,但是對強降水中心︼的落區、量級以及影響的準確時段的預報難度還較大。暴雨預報目前還是個世界性難題從全世界來看,暴雨預測的準確率也一直不高像美國這樣氣象科學技術比較發達的國家,24小時暴雨預報準確率僅為25%我國為21%。

                  針對暴雨預報能力的不足我們氣象部門除了常規的天氣預報外,還作了提前12小時、提前6小時乃至提前3小時暴雨預警從現在來看,我們提前6小時作出暴雨預報的準確率還是比較高的2018年全國暴雨預警準確率為88%,強對流天氣預警時間提前量達38分鐘較過去三年平均有明顯提高。

                  除了暴雨預警外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種類共有11種,包括臺風、高溫、寒潮、大霧、雷雨大風、大風、沙塵暴、冰雹、雪災、道路積冰總體上分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四個等級(Ⅳ、Ⅲ、Ⅱ、Ⅰ級),分別代表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我國當前發布災害預警信息的渠道主要有手機短信、固定電話、電視、廣播、網站、微博、微信等。

                  在“7.6-7.14”強降雨過程中我局對全市9308名防汛責任人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共43次111縣次,預警信息在市區“智慧文化島”大屏上滾動發布並首次實現預警信息對株洲攸縣、茶陵、炎陵地區105萬移動、電信用戶全網發布。現在我局還在推動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與“村村響”大喇叭以及其他發布渠道的對接工作作為解決預警信息傳播“最後一公裏”問題的補償手段,使預警信息到達農村的時間更短時效性更強,預警信息覆蓋面更大。

                  主持人:面對這樣日益復雜的防災減災形〓勢氣象部門采取了哪些措施?

                  陳媛:在當前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極端氣象災害的多發、重發趨勢明顯,加劇了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復雜性與艱巨性作為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氣象工作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我局積極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級的部署要求全力以赴為防災減災提供更有力的氣象支撐,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建設不斷提高預報預測精準度。在現有的氣象監測基礎上我局大力推進全市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提升氣象觀測標準化和專業化水平加強精細化預報預警,努力提高極端災害性天氣預警的精準度和提前量構建精細化、多尺度、實時跟蹤、滾動更新氣象災害的預警業務,推動氣象預警向無縫隙、精準化、智慧型方向發展。

                  二是通過深化氣象防災減災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完善氣象綜合防災減災體系。努力提升決策氣象服務的有效供給對標需求,加強決策氣象服務產品的準確性、及時性、有效性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高質量氣象服務保障,從而切實發揮氣象服務在災前預防、綜合減災和減輕災害風險中的作用積極推動氣象防災減災融入政府防災減災組織體系、融入社會應急體系、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融入公共服務⌒體系,成為地方綜合防災減災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推動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進一步向基層延伸,建立精準、立體的預警信息發布網絡實現對重點區域、重點人群、重點時段預警信息的精準靶向發布。

                  三是進一步開放合作強化部門合作和聯防聯動,共同形成綜合防災減災合力推動部門協同和跨區域協作,建立部門和區域信息共享、災害會商、應急聯動和災害評估機制完善以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為先導的部門聯動,實現多部門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調配合。

                  主持人:近年來氣象科普知識已經列入到教育部中小學義務教學當中,為∞什麽這麽重視氣象科普工作呢?

                  陳媛:氣象防災減災救災離不開公眾的科學認知因為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就是為老百姓服務的,我們怎麽把氣象信息通俗化讓老百姓聽得懂,用得著安排好自己的生產生活,怎麽樣預防避免損失受災這就是科普問題。比如沙塵暴來了☉你應該怎麽辦。雷電天氣來了你應該采取什麽措施。比如臺風來了你應該怎麽預防。我們經常發現雷電天氣下,你就不能站在樹下不能到野外去。如果不知道你到樹下躲躲雨,那就容易造成傷害臺風有個臺▓風眼,臺風眼是風平浪靜的但是臺風眼一過,馬上就是強風經常說臺風來了,臺風∩眼到了上面太陽出來了,但是臺風幾公裏大小一過來以後,強風馬上來了躲都躲不及,經常造成人員傷亡這些都是一些基本的科普知☆識。

                  所以氣象工作者不僅僅要發出預報更需要讓更多的人利用好這個預報,才能充分發揮氣象工作的效益科普工作是氣象服務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發揮氣象服務效益的重要途徑、重要手段重視氣象科普教育也是氣象部門提高服務效益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通過實施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科普宣傳能力提升行動提高科普宣傳∞業務服務能力,面向公眾推出更有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的科普宣傳作品大力推進氣象科普工作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希望通過不懈努力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的理念和意識真正紮根社會公眾,推動大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匯聚起防災減災※救災的社會合力。

                  主持人:由於時間的關系今天的訪談到此結束,再次感謝陳局長能作客我們欄目也感謝網友們熱情參與。